顯示具有 96360563 林俊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96360563 林俊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HW17

專題題目:小畫家
說起來也慚愧,繼上次做完矩陣後,我多做了畫橢圓和圓角矩陣...
恩...還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只能盡量做。
這次困難在於,如何把課本交的書面資料,還有網路上的轉成程式。
比如在算畫的點上,或是,事件的建立等等~~
還是花了我蠻多時間的~~
底下是圖:


注意:這是實際程式跑出來的圖。
底下是部分程式碼:
switch (type) {
case 'r': //矩形
if (md==1 && mm==0) {
//繪第一個矩形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Rectangle(x1,y1,X,Y) ;
xo = X ; //x_old
yo = Y ; //y_old
}
mm = 1 ;
if (md==1 && mm==1) {
//再移動時,先刪除剛剛的矩形,再劃新的矩形
img->Canvas->Pen->Color = clWhite ;
img->Canvas->Rectangle(x1,y1,xo,yo) ;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Rectangle(x1,y1,X,Y) ;
xo = X ;
yo = Y ;
}
break ;
case 'e': //橢圓
if (md==1 && mm==0) {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Ellipse(x1,y1,X,Y) ;
xo = X ; //x_old
yo = Y ; //y_old
}
mm = 1 ;
if (md==1 && mm==1) {
//再移動時,先刪除剛剛的圖形,再劃新的圖形
img->Canvas->Pen->Color = clWhite ;
img->Canvas->Ellipse(x1,y1,xo,yo) ;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Ellipse(x1,y1,X,Y) ;
xo = X ;
yo = Y ;
}
break ;
case 'R': //圓角矩形
if (md==1 && mm==0) {
//繪第一個圓角矩形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RoundRect(x1,y1,X,Y,10,10) ;
xo = X ; //x_old
yo = Y ; //y_old
}
mm = 1 ;
if (md==1 && mm==1) {
//再移動時,先刪除剛剛的圓角矩形,再劃新的圓角矩形
img->Canvas->Pen->Color = clWhite ;
img->Canvas->RoundRect(x1,y1,xo,yo,10,10) ;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RoundRect(x1,y1,X,Y,10,10) ;
xo = X ;
yo = Y ;
}
break ;
}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人寫的跟我一樣...
我也不清楚...
在事件上的判斷...就請有興趣的人自己做吧~~

最後是期末大算帳:
//------------------------------以下是新算法-------------------
.Week 16: Linux 傳奇
             A 4 B 8 C 4分數 67.86

.Week 15: 期末專案的進度與討論
             A 4 B 10 C 1分數 76.92

.Week 14: Apple, Apple, Apple!
             A 3 B 6 C 6分數 59.23

.Week 13: 期末專案計畫書
             A 4 B 4 C 8分數 56.43

.Week 12: 數位時代 11 月份心得報告
             A 6 B 4 C 4分數 72.5

//-----------------------------以下用舊算法--------------------------
.Week 8: 期中讀書心得報告
             A 4 B 6 C 1分數 70

.Week 7: 十月份數位時代閱\讀發想
             A 10 B 4 C 0分數 100

.Week 6: 台北數位藝術節
             A 3 B 7 C 6分數 65

.Week 5: 課後延伸討論與 C++ Builder 學習筆記
             A 2 B 11 C 4分數 60

.Week 4: 課後延伸討論與 C++ Builder 學習筆記
             A 12 B 3 C 0分數 100

.Week 3: 學習心得
             A 7 B 6 C 2分數 85
//------------------------------總結------------------------
期中平均:80分
期末平均:66.588分
//------------------------------自評------------------------
我給自己8分
恩...先是上課有時不認真-1
在來是有時作業沒有誠實-0.5(*2)=1
然後全勤....
//------------------------------期末回顧--------------------
這學期上課也是很辛苦呢...
恩...說是辛苦也沒那麼辛苦...畢竟不用考期末...
辛苦的是每星期一篇的心得...
尤其是遇上了,借不到書時...
很無言阿...借不到書要怎麼辦...還好有人借我~~
不過這學期也是讓我學習到許多事情~~
如何寫心得...如何寫出攏絡人心的文章~~
還有些許的BCB程式(也算蠻多了)
總之...這學期上課還蠻充實的~~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Linux傳奇---------心得報告


這期是寫Linux傳奇:讓比爾蓋茲做立難安的天才這本書的心得。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就該像書中講到的Hacker為了程式廢寢忘食,簡直就是為了程式而生。

而這本書說實在的,從標題一看,可能會以為是只寫Linux的故事,不過從原文來看的話Rebel code: Linux and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其實是在說有關像Linux這種Open Source的進化史。而書中的最核心故事Linux的主角Richard Stallman,為了自己的堅持------拒絕開發封閉程式碼,於是自己寫了叫GUN的電腦操作系統,這點我倒是蠻佩服的,畢竟一個人為了理想,能一個人把如此龐大的程式給完成,這是值得尊敬的。

再來是本書的精神: Open Source。

這實在很了不起,因為要把程式碼公開給大家改,這必須要一開始就打算不營利的抑制才可能割愛。當然,這其中的另一部分是為了跟MicroSoft對抗,不過,像這樣的特點,才是Linux最迷人的地方吧~

不只是為了跟MicroSoft對抗,Linux的公共開放的精神,將把一起喜愛Linux的人給緊緊扣在一起,這也是我蠻喜歡Linux的地方。

回到整體書籍來看,本書基本上在鼓勵大家對Open Source的普及發展。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Check Point~

我的期末作業是要做小畫家~~

因為整體的作業頗大的~~

我先做了話矩陣的程式~~

其實還蠻基本的

但是要先去網路找,抓滑鼠位置的方法~~

然後是使用也是有一些小障礙~~

起初不會用,後來研究一下就好了~~

我是令md,mm做偵測。滑鼠是否按下以及滑鼠是否移動~

這是主程式碼片段:

if (md==1 && mm==0) {

//繪第一個矩形

img->Canvas->Pen->Color = clRed ;

img->Canvas->Rectangle(x1,y1,X,Y) ;

xo = X ; //x_old

yo = Y ; //y_old

}

以下是算按開左鍵~完成繪製

void __fastcall TForm1::imgMouseUp(TObject *Sender, TMouseButton Button,

TShiftState Shift, int X, int Y)

{

md = 0 ;

mm = 0 ;

x1 = X ;

y1 = Y ;

}

以下是未畫矩形:
以下是畫一個:
以下是兩個: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Apple~~

為了這次的報告,我和朋友一起去中壢的NOVA,進去看看Apple的專賣店。
因為是在NOVA,在這裡的Apple專賣店感覺很不起眼。
一開始我們還找不太到那家店在哪裡。
不過,一走到一個轉角處,我突然看到一整排的I-POD,抬頭看招牌,嗯…就是這裡了。
裡面賣的都是Apple的東西(廢話),我們也看到了Apple最有名的Mac Book。
不過當時並沒有開機,這是很尷尬的情況。
先來說說用的感覺吧,整體來說,跟XP還蠻像的。
說到Mac系統,最有名的就是他的物件欄跟WINDOWS不同,WINDOWS的是做在下面,就是有開始鈕的地方。而Mac的則是用特殊的物件欄,四四方方的矩形,裡面放著我的電腦,或放一些有的沒的。
基本上,這兩個作業系統功能內容一樣,只是差在價格上有些不同。一般想要使用Mac系統,則是要買Apple的電腦,不過,Apple的電腦真的很貴。以一樣的價錢,我組桌上型,可能效能要比Apple強很多。畢竟Apple還是在賣質感跟品牌。
這次的Apple之旅,讓我認識很多,但說老實話,賣Apple的還蠻少的,在去找賣場時,真的讓我困擾很多,還好最後是有找到。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2008w13

這次的設計專案,老實說我實在想不出什麼很有趣的話題。
老師要我們用想像力去想…做不出來再說,先想一個構圖。
我想到的,是做一個可以方便人們做事的繪圖軟體。
當然,裡面應該可以有一些像小畫家的功能。
而最基礎的當然還是要去學好老師的影像處理系統。
那裡面算是把老師之前教的做一個整理。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還可以做在圖片上畫圖的功能,作為增加功能用。
細項:
基礎匯入圖片
做特殊處理(像負片,裁剪等)
可做小畫家
這個概念是希望除了在老師的課上能學到更多,也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些突破。
雖然說沒有很創意…但是,我還是想把老師教的學好。
所以這個作業也算是個人對自己的期末作業吧。
對於這個作業,或許最後真的很不完美。
但是,我會盡量把老師之前教的學好,並努力趕上老師的進度。
這就是我的專案書。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2008w12

做好網路商店?先看看這期的數位時代吧!

這次數位時代說到目前仍然商機很大的網路商店。
不同於雜貨店,或是實體店面,網路商店具有許多的優勢,像是不論你在那裡皆可以看到商品目錄(當然要有可上網的電腦),或是,平常不出門的”阿宅”一族等等,還有,網路商店還具有誰都可以做老闆,以及這次雜誌說的”主題性”。

因為之前有在接觸這類的買賣方式,所以我對於這次的這篇報導感到很有意思。
裡面有說到要做好網路商店,就要達到”關鍵三力”,也就是:產品吸睛力、虛實整合力與運用社群力,利用這些加上主題性培養出來的固定消費族群,據雜誌數據來說,低收入族群中的女性消費者也有一萬一千元的消費,也就是說,這其中的潛力無窮。

如果從我比較熟知的家用主機遊戲方面,如果是Xbox360的玩家,因為微軟的政策迫使不能玩盜版(不能上網會被抓),如果是針對這種族群來說,當有出一款很多人喜歡的遊戲時,加上自己有比一般實體店面便宜的價格,一個人來算1500,十個人就一萬了,加上網路族群又會”吃好道相報”(台語),於是,便不只十人,甚至是一百或是一千人都有可能,因此潛力也是很大。

我查到的一款有名的遊戲”GT4”,就在全球賣了3600萬套,如果算上世界賣最好的最多的,就屬”神奇寶貝”了吧,做為中盤商,或是小賣商人,真的潛力無窮。

如果是我的話,應該會專攻扭蛋或是家用主機的遊戲吧,因為我也有接觸,所以我也知道那真的很好賺(我是說扭蛋啦)。

這次的數位時代真的很有趣,尤其是做網路商店的三力,相信學好並利用,應該可以為自己增加一筆收入,或是,賺得夠多,轉成全職也可以。不過,賺錢真的不容易,尤其三力其中的虛實整合力就有說到要實體與虛體商店並用,才可以為顧客多找一條購物出路,這點在台北這種高地價地區,會使得新手老闆會吃不消吧。不過,如果只是副業的話,想小賺一筆的人應該就不需要實體商店了。或是本來有實體想做網路店面的,記得看看這次的報導。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期中大回顧

我的平均:81 (不知要不要把細項列出)
w8:A 4 B 6 C 1分數 70
W7:A 10 B 4 C 0分數 100
W6:A 3 B 7 C 6分數 65
W5:A 2 B 11 C 4分數 65
W4:A 12 B 3 C 0分數 100
W3:A 7 B 6 C 2分數 85

這次大反顧,應該也沒有好說的。
唯一我比較想說的應該是老師的互評系統。
首先我想說的是,老師的互評系統有待加強!
其中最為人詬病:互評的系統云許人數的不均。
就像大多數的人一樣,並不是每個人的評分人數相同,像是A同學有18人評,B同學就只有10人評,C同學有5人評。這個問題除了人數不同外,其實還大有文章。仔細看一看,如果今天,一樣是取10項成績,但是A同學其實最有利,因為,在這18人中必定會有欣賞A的或是不欣賞A的,也有仔細看A的文章的或是大略看一下的,這就是算上印象分數,還有所謂的價值觀分數。因為是互評的關係,其實印象分數的影響已被大大降低,只是,對於價值觀的分數,就變得十分重要,對於仔細看的人,文章的一筆一畫都是他注意的焦點,對於他不認為正確的他必定會覺得扣分,比如:這個題目太多人寫了吧,你也是?(變得只看頭尾文章),你這裡像是抄別人的,低一點吧。(其實沒有~)。然而,我想依照改的人不同,他們的標準也不同,說實在,如果是最"理想"狀態的互評,或許是這世上最"不浪費"老師時間,卻又能好好把學生的成績準確改出的系統。只是,一樣的問題會出現在裡面,今天你是在上選修課,你也有可能因為某原因而沒去上課(奇怪的原因包含在內),然而,他們是沒法互評的的一群人,這就是,造成互評的不平衡原因。
在起初,我十分想不透為何老師要做互評。我後來想到了互評的目的就是:節省老師時間,卻又能準確把人的成績評出。但是,為何每次成績總是覺得不合理(太高或太低),我想到的是,原本的平衡被破壞了,原因在於,並不是每個人都來評,也就是有漏網之魚,還有,評分的人數不均,有人16人,有人卻只有8人?這代表的是,越多的評分數,就有可能會越高分,從一個一個評分來看,每次評分人的不同會因為他看過的那負責文章不同而給你不同的分數,所以才會有ABC三種評分數都有,加上,確定要4A4B4C更是強迫你一定要在你的負責文章中,必定要做評分,所以,這代表的是,就算你寫的再辛苦,再努力,還是得不到該有的成績,因此,比較起古典的老師改法,古典的還比較公平,雖然會較浪費時間,這種方法會流傳這麼久,我想不會沒原因,原因在於,一切成績操之於老師,學生有一個評分標準,對於成績的問題,有辦法找到解釋。但是,對於老師的新式改法,有人說是我這種老古板不懂,但我說,這種改法肯定在幾十年前一定有人用過(甚至百年),但為什麼沒流行?肯定被淘汰了,肯定有他其中的問題所以才沒被眾人接納。有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那時候沒電腦,沒流行。那我說,現在還不是一樣沒流行?又有人會說,老師既然用這麼久了,一定有他的原因。我說,我不是老師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只是我站在老師的立場就是:方便我的時間,就你們自己改,而且就都有這個系統了,不做白不做,而且這節是數媒,你們多用電腦也算是數媒的一種,一舉多得,加上只有報告你們還要說什麼?但是,在學生的立場:這門課很浪費時間,算是營養學分(友人說法),加上,常做報告,因為那評分系統的些許不公,讓人覺得,我寫一寫就好了,有寫就好了,因為我不想浪費時間貼圖做報告,我大可把那時間拿來寫程式,看其他我有興趣的書,要不是為了賺學分我也不想,你說,為何我要把時間花在這裡,你付出的時間跟成績不穩定成正比的一科上,對於其他科,我更容易得到好成績,也就是幾乎等價交換,這門課還有什麼能吸引我的?只是寫報告還有看數位時代還有做BCB的媒體?這門課的目的是什麼?是了解現代數位媒體的東西?是學會寫一些BCB東西?還是讓我更會寫網誌?我不確定。我唯一知道的,這課給我的,是我的打字速度變快了...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2008W8

挑選書訊:
英文書名: iCon Steve Jobs: the greatest second act in the history of business
中文書名: i狂人賈伯斯:從另類人生到超酷創新的蘋果風格驅動家
作者: Jeffrey S. Young、William L. Simon

讀書心得:

先說賈伯斯這個人吧。在新的一輩的人,或許都沒聽過這號人物,當然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連賈伯斯是Apple的創辦人之一都不知道,不過看過之後,感覺這個人的一生,是多麼的曲折離奇、風風雨雨,說這個人是世界上最好運也最天才的人也不為過吧!老實說,在這本書上所描述的賈伯斯,並不是很讓人想崇拜他,因為書中所說的賈伯斯是集所有缺點於一身的天才,像是他的自大與自以為是,甚至是搶走合資人的錢等等…

賈伯斯在小的時候,就受寄養家庭照顧,或許這樣的緣故,使得賈伯斯在小的時候就蠻調皮搗蛋的,不只如此,他的天資聰穎也是眾所皆知的。就因為他的天資聰穎,甚至有老師希望他跳級,不過並不順利,因為換了新學校的賈伯斯明顯不適應新的學校,最後甚至搬家了。

長大後的賈伯斯,跟著一群人,便開始成立了眾所皆知的蘋果電腦。在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賈伯斯與沃茲這兩人。在初期,沃茲便身負硬體設計師的重任,加上賈伯斯的設計外型,他們便研發出一台新的電腦。然而,就在開發出蘋果電腦第二代後,公司開始賺錢了,於是,開始了蘋果電腦的新王朝。

但是,集所有缺點於一身的賈伯斯,他的工作運途並不是這麼的順利。就在他的事業最頂點的時候,蘋果開始走下坡了,因為賈伯斯的自大與傲慢,使得大家的矛頭便朝向賈伯斯了。諷刺的是,這時候的賈伯斯便被自己所請來的員工所解雇了,這位也是頗有盛名的原可口可樂的總裁史考力,只是當史考力進來公司後,便發現在這公司裡,有一個如此蠻橫的賈伯斯,於是,便解雇賈伯斯了。

受解雇後的賈伯斯,一出去就計畫開一家新公司,叫做NeXT,雖然其成績不盡人意,但也有些地位。在這期間,賈伯斯買下了Lucasfilm公司旗下的Emeryville電腦動畫工作室,也改名成為Pixar,沒錯,你沒看錯,眾所皆知的皮克斯是也,由一部”玩具總動員”打下了他屹立不搖的地位,不過,這個工作室在2006年時,被卡通大國迪士尼公司賣下了,算是他在外打拼的小插曲。

然而,在賈伯斯創NeXT公司第七年後,因為營運不良,加上蘋果也遇上了小問題,於是,蘋果便花下四億美金買下了NeXT,讓賈伯斯再次進入蘋果的大門,這也是眾所皆知的賈伯斯二進蘋果的事情。再次加入蘋果團隊的賈伯斯,果然不負眾望,研發了眾所皆知的i-POD還有i-MAC,甚至是近期的i-PHONE都是賈伯斯再次回到蘋果所幫蘋果賺回的名譽。當然,會成功也不是沒原因,再次回來的賈伯斯回顧了蘋果之前的錯誤,知道簡單好用就是顧客所需要的,再次回來的賈伯斯,不僅救了蘋果一命,也為他自己打造了人生事業上的第二高峰,搶下他原本在蘋果的地位。

結果,現在的蘋果是矽谷中股值最大的,雖然最近有一些下滑,不過仍然撼動不了蘋果的地位,據數據解說,現今世界上最大的MP3隨身聽的最大廠是叫蘋果,也就是說超過半成的人口是使用叫做i-POD做為隨身聽使用。現在,蘋果推出的i-PHONE在開賣期間,也造成了大規模的排隊風潮。最受美國人喜歡的電腦叫做i-MAC。這樣的龐大規模,使我不得不感嘆,這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好運和聰明的人,那人叫賈伯斯,再次地回到蘋果,卻使得蘋果造成全世界大熱門,或許,他的好運不是隨便得來的,因為,我所知道的好運這一詞,要有一定的準備,沒有準備的人,就只能說著好倒楣等等的話。我覺得賈伯斯是靠著充足的準備和一點點敢冒險的勇氣,才能走到現在。雖然整本書貶過於褒,我還是認為,賈伯斯值得我學習的,是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畢竟被自己創的公司解雇,還站起來去創新公司的人還是不多的,還有,能堅持自己的創意到底的,賈伯斯做到了。我想,雖然賈伯斯的一生過的風風雨雨,歷經寄養、轉學、被自己公司解雇、創新公司、最後是替蘋果再打下一片江山,賈伯斯也活的值得了,果然不愧書名所說,i狂人賈伯斯是也。

原著者..."林俊佑",盜拷必究...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2008w7

這個禮拜是寫關於數位時代十月份的心得報告。
這次的數位時代十月分記載著許多的內容。

包括:精選50重要的網站,金融海嘯來襲,2008國際台灣品牌價值調查等等…許多豐富的內容。
由於題材太多,加上無法一一介紹做心得…因此,我決定寫數位時代封面的標題話題--------
“GOOGLE、微軟加碼,IBM、HP、Cisco搶進!雲端計算,WEB2.0之後的下一個革命”。

何謂雲端運算? 相信翻過數位時代的人,應該都有看過,或多或少都有認識,在這裡就不去做詳細解釋。然而,雲端運算本是是為了節省資源消耗因運而生的一種概念,說是概念是因為雲端運算本身並不算一種獨立的技術,也不算是一種創新。

為何這麼說?因為雲端運算並不是直接出現,而是另一種運算的延伸。簡單的說這種算是以”分散式運算”為主體,然後分散式又延伸出”網格運算”,然後,又隨著時代的改變,就演變成了”雲端運算”…

我認為雲端運算的運用將是未來網路界中很重要的趨勢。

這會使將來網路的資源的流傳與服務會越來越快。主要因為在於雲端運算的原理為分散式運算,而分散式運算就是只要讓使用者做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由大量的伺服器傳送給你所需要的資訊,這就是GOOGLE為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找出所有的你所需要的網站。

不只如此,我認為以後的網路服務,像是微軟或是防毒軟體,將會以雲端運算做為基礎,使未來的網路服務更快,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

只是,因為雲端計算的出現,有可能會使盜版率下降?

因為,雲端運算的另一個想法,就是在天上做一個大家都能看到的”雲”,讓大家都能使用那一朵雲,這就是雲端運算的中心思想。然而,因為雲端運算的關係,大家的電腦將會先經過由微軟製作的雲,然而,經過那一朵雲時,依微軟的做法,勢必會將大家的電腦過濾,當然如果你的電腦是盜版的,將會被微軟鎖定,然後你就成為”盜版的受害者”了。

這次的數位時代有說到,未來雲端運算會用到的相關產業。
像是:郵件、防毒、網路服務、還有集中資料(區域性)等等…

其中,書上有說到的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跨硬體平台的工具應用。這樣的方式將會使未來的手機、電腦甚至是PDA、電玩只要是行動裝置就可以串連在一起,即可互傳各方資料,及時更新最新訊息。這樣不只可以增加各個不同的硬體之間的流通性,而且可以節省各個硬體間為了互相溝通所做的技術以及維修成本,這就會提到書上說的80%的維修成本,然而這樣的方式,會使硬體的技術預算提高,使硬體的技術加速進化。

最後,雲端運算雖然不是很新的名詞,只是近幾年因為GOOGLE等大廠開始引進才開始有名起來。相信雲端運算會使網路時代更加躍進一步,不僅是資訊的更新,加上未來網路服務能更加多元化,還有成本的降低及技術的提升等。真的就像是數位時代說的繼WEB2.0之後最大的進步了。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這次去了之後看了許多東西~~
先是坐捷運在中山站下車...然後就到了會場出口...

這次因為是在第三周到,而第三週呈現來自南美洲的《黑暗裡有光》。

智利的「電影戲劇團」在電影與劇場之外,創造了第三種藝術型式─「電影劇場」,結合兩種層次的呼吸與溫度,產生魔術般的化學作用,引導觀眾進入一個既冷酷又溫暖、既黑暗又有光的情緒空間。

先來介紹一下吧...關於智利的「電影戲劇團」...(由個人整理)

智利的「電影戲劇團」是2007年「林肯中心藝術節」西班牙語系列的開幕邀演團體。1987年成立時原本叫做「軍團劇團」,2006年劇團重組,改名叫作「電影戲劇團」,1987年成立時希望重整被多年獨裁政權摧殘的文化,並堅強每個智利人對文化的信念。十九年間多次巡迴歐、美、亞洲演出,作品以《惡童三部曲》(Gemelos)最受到世界矚目。

2006年劇團重組,涵括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智利藝術家─這群藝術家們對於詩、文學、影像與音樂的共同追求,成功打造出一個令人驚豔的電影劇場,完美延展了劇場內的時空,確立了他們今後融合文學、影像、音樂的創作刑式。

2007年8月《黑暗裡有光》首演,至今已巡迴智利、比利時、哥倫比亞、義大利、韓國等地,所到之處,皆以令人驚豔的電影劇場形式,帶給驚訝的觀眾嶄新的觀戲經驗。 《黑暗裡有光》改編自義大利作家亞歷山卓.巴瑞柯的小說《不流血》,巴瑞柯是電影《海上鋼琴師》和《異旅情絲》的原著作家,多次獲得歐洲文學大獎。《黑暗裡有光》講述人性裡的傷痛與寬恕,故事回憶一個烽火的年代,小女孩尼娜躲在地洞,隔壁則是被屠殺的父兄,年輕殺手蒂托發現躲在地洞的尼娜,卻放過了她。

而五十年後,垂垂老矣的尼娜和蒂托再度相見,一間燈光朦朧的咖啡館裡,復仇的黑夜裡有人性的曙光乍現,舞臺虛實交織的視覺效果,鋪陳出一則殘酷又悲憫的人性故事。 對導演璜.卡羅斯.薩卡爾來說,影像是幫助他更流暢地說故事的工具;富有文學性的戲劇,加入無遠弗屆的影像後,可以讓舞台更自由,就像為觀眾開啟了一扇通往想像夢境的門,容許觀者在短短幾秒鐘內,看盡世界每個角落。

導演薩卡爾說:「我確信我們已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實驗中,創作出了第三種形式─『電影劇場』;讓觀眾得以透過『現場』,進行穿越時空的旅程,看一場現場發生的電影,自己也身歷其中。」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HW05

先來說說BCB的事吧…
先是上禮拜說的開圖吧…我做了一些功課,因為上禮拜我只有抄程式碼。
結果,我真正在做的時候,卻發現我不知道要寫在哪裡…感覺真囧~
於是我上老師的部落格上看寫法…
結果…我還是只有看到程式碼,有看跟沒看一樣…笑
接下來我就開始看別人寫的心得…
雖然有很多人沒寫他們做BCB的心得,或是只有淺淺帶過…
但是還是有人寫的很詳細…
接下來我就有了做法~~
便開始寫程式…
1. 首先先開應用程式Form(廢話),再來是放MainMamu在Form上。
2. 設定MainManu的Bar名(File),然後,在這個Bar下再做一個子Bar(Open)
3. 從Additional上,放一個Image1在Form上。
4. 再從Dialog上,放一個OpenDialog在Form上。
5. 在妳設好的Dialog雙按設一個原圖檔。
6. 在子Bar雙按,輸入程式:
OpenDialog1->Execute();//注意,OpenDialog1是指你設的OpenDialog的Name
Image1->Picture->LoadFromFile(OpenDialog1->FileName);
7. 結束…
P1:設置
P2:完成
P3:程式碼…

這次老實說,真的蠻麻煩的,如果不親自做,真的不知道難在哪裡,還是要好好的研究一番…我只是小小的試了一下,像AutoSize等,我還沒一一去弄…真的,還是要好好的做一次,才能體會這次的辛苦。

再來說說老是這禮拜放的新聞吧。
這次是Apple的新聞…
說是,即將發出新款的電腦,並打出低價位牌。(因為股票下跌)
老實說,我一直都很喜歡Apple的產品,也一向很支持。
不過,我並不認為Apple的東西是最好的,我認為Apple是賣品牌上來的。
論電腦能力,以及品質,Apple真的有高人一等?
我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一家電腦公司是全能的,有一好必定有一壞。
只是,Apple的外型真的蠻吸引人的。
尤其是歐美的人偏愛簡約的風格-----Apple就是這樣…。
所以,Apple真的會一直股票高漲?
我不這麼認為…(就算是打出低價,也是擋一陣子而已)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2008w5

BCB心得連結:http://www.blogger.com/post-edit.g?blogID=8634687189482170431&postID=1654190642792731012

首先說老師上禮拜說的歌唱團體”Radiohead”,他們出的新專輯用新的方法出售。
就是”你要花多少來買我的專輯?”,然而,此項動作並不透過唱片公司,而是直接由消費者給製作者。

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消費型態,直接由消費者給製作者金錢,雖然,這會使唱片公司難看,使他們的收入減少,可是我認為,現在的網路如此發達,唱片公司一出新的專輯,馬上就會有人傳到各大交流平台,”優惠”大家。

這算是一種網路進步的醜態,但也是由自人們想貪小便宜的心態。

我說,貪小便宜不是不好,而是如何取得的方法是否正當。說來慚愧,我也是此項”優惠”的受利者。只是,因為時代的進步,CD的製作與封面日漸精美,然而,人們漸漸對於唱片公司有一種想法---“就算一直貴成這樣,也覺得不值得”。

因為,加上工本還有其他人的薪水,一張賣300元以上的專輯,可能唱片公司就收了100元以上…比較起以前一個錄音帶專輯只有100元上下,真的差太多了…

就算一個消費者給一個歌手100元,這個歌手一定也賺的不少…

那為甚麼不要直接讓人下載,加上工本費,你想加給多少都可以,那不是雙方互利嗎?

受損的只是……唱片公司。

而我認為這是開端,而且是未來的開端。對於”Pay What You Want!”,歌手獲利即將更多,只是,其基礎可能只在於龐大的歌迷,因為對於新人歌手,或許就沒這麼多錢賺了。

還有,一個國家人民的道德心。如果,每個人都只是為了更低價的聽歌權利,而只付工本費,而不多付金額,賺的錢也不會更多。

因此,這項新方法,或許要再限定國家人民的等級,才能完全的實現吧。

加上,為了賺錢,網路公司或是唱片公司,將不會放棄這塊大餅,未來等普及後,消費者會遇到的,將是工本費的調漲吧。

再來說,老師放的網誌吧。

先是I POD,老實說,對於I POD,我只有”麻煩”兩字可以形容,因為那可惡的I tunes還有AAC檔。這在許多人的電腦上都有發生過,就是裝了I tunes之後,裝上I POD並不能同步。

這情形會依電腦不同而有所不同。

有的正常,有的卻怎樣試也不能。我就遇過一兩台電腦是這樣(包括我現在的電腦也是),無法同步。

我只能用別台電腦來同步,這真的很麻煩,一直要到別的電腦同步。然而,APPLE卻一直沒正視這個問題,就連討論區也是英文的,真是沒誠意。要不是當時是為了運動方便,我會買噪訊比更好的Sony Walkman,或是有環繞音響的Samsung,而不會買標榜著品牌的Apple I pod。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2008w4

剛拿到BCB的課本時,因為本來是遠遠的看著老師拿著,還沒有很大本的感覺。
當我拿到的時候,心想這麼大一本,我到底是要讀到什麼時候…雖然是這麼想,不過應該只是要把基礎的元件學好就好了吧,畢竟只有一個學期的時間,這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不小心就會忽視時光流逝,就這樣就浪費了許多時間。

相反的,拿到了這麼厚的一本書,反而是要想成」我有更多要學的東西」…等類似說服自己接受它很多內容的想法,加上豐富的內容,真的就像作者在書序中講的,買到賺到,只是說真的這麼厚,說不定最後是當成字典在用了吧。

再來是老師上禮拜本來說要撥放給大家看的,不過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就沒撥放的教育影片-「Did you know?」,看完之後,我確實嚇到了一下,片長六分鐘的影片全部卻只有文字,加上一堆嚇人的句子,這不嚇人才怪。

對於本片我抱持著中立偏反對一點的態度。

我知道,影片的作者是希望看到影片的大家,能好好的努力學習,能知道甚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然,不管是誰,都有墮落怠慢的時候,作者也是希望這能使看到的人能不再怠慢於自己的學習,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台灣中,這一小小的一塊,對於世界的那一大塊,對於大多數人卻是一無所知。

無知會殺死一隻貓,無知是如此可怕的人類行為,只是,沒有覺悟過的人,應該還是在家玩樂享受。

只是我看到影片的後段,他希望我們能去想想,那我們未曾想過的問題,他說未來資訊量會大增。

我不知道這當時是在甚麼樣的因緣際會,而促使這段影片,只是,既然已放在這開放性平台給大家看的行為,可知作者也是認為這對於各階層的學生有著相容性。

問題來了,雖然知識量大增,真正會與我們有接觸的資識量有那些,我不可否認,光纖未來是重要的網路傳輸物件,只是,光纖的傳輸量未來每秒將傳送1900張光碟,這在我們使用者來看,其實就只是網路速度好快,對於裡面的專業知識,我們不需要也不必要去學習。重點我要說明的,是作者應該教觀眾,應該好好的朝某一方面發展,如果,今天你是專業人員,這些複雜的程式碼,以及公式,你或許要知道…只是,一旦成如此地步,資訊量的爆發,說實在的,對於你想知道想學習的那一部份,其實就只有一小段而已…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2008w3

上禮拜課程所說的一些程式用法以及軟體,真的是蠻有趣的。
首先是BCB的圖片放法,我回家試了一下,還真的有顯現出來,說實在的,看到BCB有這樣子的用法,真的是還蠻方便的。尤其是對於長期在做程式設計的人來說,簡易的開發畫面加上多功能的使用,讓人想不用很難,只是功能太多,一本參考書這麼厚,真的不知道甚麼時候才可看完,但是等到看完的那一刻,肯定是令人受惠良多的。

再來是Apple的I-pod,其實我本身已經有一個I-pod Shuffle,雖然不能看電影,不過輕巧的外型,以及低廉的價格,讓我在這個暑假買了一隻。當時因 為第一次用,連I-tune都不知道,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上面,想著怎麼把音樂放上去,當然,後來我會了。只是,I-pod因為音樂市場盜版氾濫,所以有了一種獨特機制,單機對應單電腦,也就是說,你在電腦A灌在I-pod上的音樂,會因為,再跟電腦B同步,而使得在電腦A上灌入的音樂,會變得無法收聽...這點倒是挺麻煩的。不過,當在運動時,有了I-pod Shuffle,真的很方便,還可以夾在衣領上,隨時想換歌就換歌。

最後是,老師說的雜誌。最後我還是沒訂,因為我固定一個月就會去圖書館看最新一期的電腦雜誌,像是PC DIY等...所以,雖然是沒訂,我還是會因為老師要求,多多去看看~~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2008w2

做的還蠻辛苦的...

因為是第一次作C++BUILDER的程式。

加上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東西

可說是一竅不通!

不過靠著會的人的幫助...總算是完成了~~

只是,說是數位媒體概論~~

總覺得像是"資料結構"實習課~~

這次的課程,讓我了解到。

關於C++Builder的撰寫,真的需要修行一下了...

深深的感受到,之前能上C++的課,真是太幸福了...

應該要有人教我們C++Builder跟一般的C語言的操作以及語法有甚麼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