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B心得連結:http://www.blogger.com/post-edit.g?blogID=8634687189482170431&postID=1654190642792731012
首先說老師上禮拜說的歌唱團體”Radiohead”,他們出的新專輯用新的方法出售。
就是”你要花多少來買我的專輯?”,然而,此項動作並不透過唱片公司,而是直接由消費者給製作者。
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消費型態,直接由消費者給製作者金錢,雖然,這會使唱片公司難看,使他們的收入減少,可是我認為,現在的網路如此發達,唱片公司一出新的專輯,馬上就會有人傳到各大交流平台,”優惠”大家。
這算是一種網路進步的醜態,但也是由自人們想貪小便宜的心態。
我說,貪小便宜不是不好,而是如何取得的方法是否正當。說來慚愧,我也是此項”優惠”的受利者。只是,因為時代的進步,CD的製作與封面日漸精美,然而,人們漸漸對於唱片公司有一種想法---“就算一直貴成這樣,也覺得不值得”。
因為,加上工本還有其他人的薪水,一張賣300元以上的專輯,可能唱片公司就收了100元以上…比較起以前一個錄音帶專輯只有100元上下,真的差太多了…
就算一個消費者給一個歌手100元,這個歌手一定也賺的不少…
那為甚麼不要直接讓人下載,加上工本費,你想加給多少都可以,那不是雙方互利嗎?
受損的只是……唱片公司。
而我認為這是開端,而且是未來的開端。對於”Pay What You Want!”,歌手獲利即將更多,只是,其基礎可能只在於龐大的歌迷,因為對於新人歌手,或許就沒這麼多錢賺了。
還有,一個國家人民的道德心。如果,每個人都只是為了更低價的聽歌權利,而只付工本費,而不多付金額,賺的錢也不會更多。
因此,這項新方法,或許要再限定國家人民的等級,才能完全的實現吧。
加上,為了賺錢,網路公司或是唱片公司,將不會放棄這塊大餅,未來等普及後,消費者會遇到的,將是工本費的調漲吧。
再來說,老師放的網誌吧。
先是I POD,老實說,對於I POD,我只有”麻煩”兩字可以形容,因為那可惡的I tunes還有AAC檔。這在許多人的電腦上都有發生過,就是裝了I tunes之後,裝上I POD並不能同步。
這情形會依電腦不同而有所不同。
有的正常,有的卻怎樣試也不能。我就遇過一兩台電腦是這樣(包括我現在的電腦也是),無法同步。
我只能用別台電腦來同步,這真的很麻煩,一直要到別的電腦同步。然而,APPLE卻一直沒正視這個問題,就連討論區也是英文的,真是沒誠意。要不是當時是為了運動方便,我會買噪訊比更好的Sony Walkman,或是有環繞音響的Samsung,而不會買標榜著品牌的Apple I pod。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