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數位時代,其實在過去一直都有在看數位時代雜誌來了解一些產業界變化、趨勢,直到今年大概是四、五月數位時代雜誌連續兩了月都沒有寄雜誌過來,而到了六月陸續又開始拿到雜誌,因為連續兩個月沒看,看數位時代的習慣也漸漸消退,在之後六到九月的數位時代基本上拿到我都只是翻一翻也沒特別看裡面的內容,直到了這次十月分的雜誌,因為老師說要寫心得,逼得我又不得不拿起書本,這就是人性!這就是這麼的貝戈戈....,不過也因這樣讓我有深刻的體會,有這麼一堆人這麼辛勤的編輯一本業界趨勢的雜誌,集這些眾人智慧編輯出來的雜誌,如果你不懂得好好利用去吸收這些知識,真的!你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
許久沒認真的看過數位時代,在這次看數位時代我不像過去是用地毯式搜尋的看法,每一章節都精讀,雖然這麼做有它的優勢,但是說真的要看滿久的,因此我這次選擇閱讀的方式是以標題能引人注目,或是我本身感興趣的標題,又或者是本月刊重要的議題先看起,至於其他的內容,我想有時間我會慢慢的去補齊這些為閱覽過的章節,這樣做不只能減少時間成本,又能抓到本月月刊的精華,是個折衷但卻又不為過失的方法。
大概看完十月份的數位時代,我想這個月份最重要的兩個專題,就是小公司衝出大品牌、以及雲端運算,而這兩個議題的背後,其實都是想闡述同一件事情,正是那種不滿現況,不甘如此,企圖改變世界也改變自己的夢想。而企業要實現夢想,獲得成功,不外乎創造價值、降低成本。
我想本月數位雜誌的兩大專題必定會有不少人做詳盡介紹,那我就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些我感興趣的議題。
首先在翻開數位時代的第一篇,標題叫有效利用能源的格陵蘭,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標題,老實說它並不吸引我...,但是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是誰寫的,頓時令我產生極大的興趣,Thomas L. Friedman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這位現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最新著作為世界又熱又平又擠。1983、1988曾獲普利茲國際報導獎。如果各位還是不知道是誰,那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各位總該知道吧!他就是這本書的作者。
而這篇文章主要在闡述,在油價飛漲的時代所帶來的唯一好處,是促使許多在其他領域有所成就的投資改革者,紛紛迫不及待地投入乾淨能源產業,抱持必勝的決心,要讓再生能源取代石油。他舉例在1973年的石油危機帶給丹麥莫大衝擊,但這些年來,丹麥立法通過燃燒稅法與碳稅法,擬訂能源使用效率準則,讓丹麥在不增加能源用量下,依然能促進經濟成長,也催生獨步全球的環保能源產業。丹麥首相也說到:「絕決之道並非降價,相反的應該把油價調高到足以戒除石油的依賴標準。」丹麥利用巧妙的稅制,他們讓能源稅制提高,再把這部份的所得拿來補貼各人所得稅,這樣不但能提高人民工作意願,也讓企業有更多節能與發展再生能源的動力。
而在數位時代雜誌最後幾篇文章的其中一篇也有提及到Thomas L. Friedman新書中的其中一篇文章,他在此篇說明,在這個世界以抹平的世界裡,每個人都看得到別人在幹什麼,無論你生產或消耗了什麼東西,都不可能再逃避身為物主所應負的所有代價。就像次級房貸一樣,「次級星球」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一個不必付錢就能擁有的星球,利息可以等到很久以後再付,真正的代價卻事潛伏的,或是打散成極小的碎片擴散到四面八方。因此在外來,『綠色』攸關國力,為何這樣說呢?! 這是因為展望未來五十年,研發清潔動力和能源效率科技的能力,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地位、環境健康、能源保障及國家安全。一個國家若擁有設計、創造並輸出綠色科技的能力,以及生產清潔的電子、水、空氣、健康的食物,將成為這個國家無往不利的力量 ─ 並非唯一的力量,但可與電腦、晶片、資訊科技、飛機和坦克等力量分庭抗禮。
在上述這兩篇文章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未來環保對現在的我們是有多麼的重要,因為過度使用地球,導致氣候異常、地球暖化,諸如此類現象層疵不窮。其實在上禮拜日有一場新書名說明會,地球又熱又平又擠,邀請一些各個產業界的高階主管,來對環保這議題來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大部分的產業他們早已經開始在著手環保這檔事,但是大家也知道,由於經融風暴的關係,導致許多原物料都漲價,而大家當然都是以先顧慮自家公司為主,導致要真的能大力實行環保這事,其實還是有一段的距離的。因此我個人認為,雖然各大公司都不斷的呼喊,環保這口號,但是能真正做到這事情的公司也是寥寥可數,希望當各大產業要真的做起環保時,不會為時已晚。
接著我想說的議題是,金融海嘯來襲科技產業遠離美國找商機,在上文中我也提到金融風暴的問題,我想近期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在今年2008年9月15日,因為這一天,華爾街四大投資銀行之一,擁有百年歷史的雷曼兄弟,聲請破產保護,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產業企業,我想這天必定不可抹滅。對全球科技產業來說,盡管並未身處在金融海嘯當中,衝擊卻無可避免。根據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統計,全球IT支出中,金融產業占18%,當中光是華爾街就占了三分之一。這就意者著,華爾街金融機構是科技產業的重量級客戶,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這場金融海嘯也將淹至科技產業了...。如果金融海嘯對這些美國以外市場影響有限,那麼資訊產業受到的影響較小,也可望率先走出谷底。畢竟,經濟不佳,會造成消費者取消渡假,減少消費,少開車省油錢,這些事雖然不都假,但卻不可能讓消費者不講手機,不用網路,不看數位電視。而未來個人與家庭則將取代企業,成為下一波網通應用成長的主力。
而在未來科技領域很被看好的其中一塊領域就是手機,提供手機上網的行動網路市場,雖然現在大部分的手機都有提供上網的服務,但實際使用這些功能的使用者卻不多,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的道理,就是『貴』,就目前大部分手機所提供的上網功能其實只是一些簡單的瀏覽,其實對使用者並沒有特別大的幫助,而且使用上網這部分費用也不是免費的,但如果是一些擁有強大上網功能的手機,例如iPhone,而它的費用又不便宜,因此真正使用手機上網這項功能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因此現在諾基亞這家擁坐手機產業龍頭寶座的公司,正在積極發展手機作業系統,如何讓使用者對手機不再是只限於打電話、傳簡訊,而邁向把手機當微型電腦使用且能輕鬆上網。對全球科技產業來說,手機將取代電腦,將成為下一個科技創新的發動機,競爭十分激烈,來自各領域的科技大廠,正在集結重兵搶灘。
而談到諾基亞公司,最近炒的最ㄏㄤ的議題就是,Nokia comes with music,我想這議題老師上課以說明過在此我就不做介紹,而其實在2007年諾基亞還推出一個很棒的應用程式,它的名稱叫做『運動追蹤員』(Nokia Tracker),不論使用者是熱氣球,慢跑,跳傘或是摩托車狂熱份子,這個程式可以儲存追蹤使用者的地理資訊,方便使用者追蹤運動的速度,距離等,也可以將定位照片或資料上傳,目前共有一百萬人次下載了這個程式。光是聽這些簡略的功能描述,就能感受到諾基亞為使用者做多麼貼心的著想,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諾基亞能持續悍衛手機龍頭寶座的最主要原因。
以上是我十月份的數為時代雜誌心得。
其實我也不清楚這算不算是心得,畢竟大部份的內容都是擷取自雜誌上,只是我做了些修改、修飾、又或者是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意見,因此當我完成這份心得時,感覺並不太像寫心得,倒有點像是寫大綱.....,看來文筆還是得多加磨練磨練,不然還真的連個『鬼』東西都寫不出來。
最後提個額外話,在本期某一篇文章是由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所寫的,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覺、且印象深刻,在此分享給大家,『或許每個人都有不願對別人揭示的傷口,但每一個創業家的發展過程中,總會留下一道道疤痕,面對它才能真正走出來。』我想這道理不只能用在創業上,也能用在其他的地方上,非常值得令人省思。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