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2008w17

期中成績


week3: 13A 2B 2C ==> 100 分
week4: 9A 2B 1C ==> 95 分
week5: 4A 7B 4C ==> 70 分
week6: 6A 5B 4C ==> 80 分
week7: 7A 4B 4C ==> 85 分
week8: 9A 2B 0C ==> 95 分
總分 : 525分
平均 : 87.5


期末成績
week12: 9A 3B 3C==>82.31分
week13: 6A 2B 2C==>83.75分
week14: 11A 2B 1C==>95分
week15: 6A 6B 2C==>79.17分
week16: 10A 1B 2C==>90.91分
總分: 431.14分
平均: 86.228

平時總成績:86.864
-----------------------------------------------
自評&回顧


自評分數:9.5

出席狀況:
大致上來說,我覺得我上這門課還算用心。基本上每堂課都有去上,而且上課都還算認真(也坐蠻前面的),對老師上課講的東西,覺得還蠻有興趣的,但也因其他課業比較忙的關係,回家後沒再多花時間去延伸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也是我該改進的地方。上課的態度也算認真,也有跟著老師作思考的部分,是我覺得自己還表現不錯的地方。


網誌部分:
在網誌的部分我覺得是我覺得比較驕傲的部分,雖然不是篇篇都很高分,但我覺得我都給我自己很高的分數,因為每篇網誌我覺得自己寫得很認真,平均寫一篇都要花到3小時左右,也因為很認真在寫,所以也在多方面做了比較深入的思考,學到東西真的比較多也比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也比較不在意互評的分數,因為我覺得我每一篇都寫得很認真,我自己也很滿意自己的表現。


互評系統:
期中的時候,互評的問題被提出來討論,印象還蠻深刻的。其實我對互評沒什麼意見拉。只是覺得有這樣的制度,變得在忙也可以看到別人怎麼寫網誌的半強迫機會,我覺得還挺不錯的,從別人的網誌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可以改進拓寬自己的觀點真的還不錯。互評的部分,我絕得我這部分表現也尚可,別人的文章或許有時候會漏掉一下細節,但大致上大綱都有抓到。


課外活動&演講
這部分我覺得是這堂課最特別的地方,也別於其他課程只限於課本和課堂,偶爾這樣上課的模式感覺上蠻新鮮的,參加了數位藝術節,這計畫以前就計畫很多次了,這一次終於去成,感覺真的很新鮮也很滿足;期中附近的演講也很有趣,或許技術的部分我能理解的地方和學到東西很少,但老師說的東西真的還好玩的。最後當然是去apple的店參觀囉,說到這個行程,可以說是裡面印象最深刻的行程,因為apple櫃檯規則比較特別,很多東西是不准人拍照的,但還是偷拍了幾張,因為實在是太特別了,但這是對apple公司比較抱歉的部分,但我絕不會用在商業途徑上的!在apple的櫃檯也玩了不少apple的新貨,害我的心到現在都還癢癢的。整體而言,這學期過得相當多樣話,或許當初要去時難免還是有點小報院,覺得要忙的事已經夠多了,但回來後,還是覺得不虛此行!


課外閱讀:
說到課外閱讀就比較可惜了,其實我覺得這兩本書都是很好的書,對讀資工系的人而言影響真的很大,但由於其他課業的緣故,不是看得很快就是沒看完,我覺得就像老師後來討論的,可以將課外閱讀書的數量變成一本,這樣看得會比較仔細。這裡還是要提到「Linux傳奇」雖然自己到最後還是來不及看完它,但我想我會利用寒假將它看完,裡面的內容真的還蠻得細讀的。至於數位時代的雜誌,其實跟我原本的想像有段距離,原本聽名字以為是那種專門講解新科技技術的雜誌,但拿到才發現,裡面講的是有關企業和趨勢的問題。老實說,剛開始真的沒什麼興趣,讀起來沒什麼感覺,也因為要寫報告的原因,逼自己讀了幾篇後,才開始漸漸懂得這雜誌的優點,雖然現在對這雜誌的興趣還沒到很深厚,但就老師的建議,我想多讀幾年後,可能會比較有感覺吧!
------------------------------------------------
BCB專案
老實說,這部分我覺得是自己在整體課程覺得最應該改進的部分!並不是自己不認真學,而是到了快學期末才發現自己學習的方法是不適當的!剛發書的時候,真的嚇了一跳,這麼厚一大本一學期要上完,我的背都涼了。所以回到家就很豪爽的翻開第一頁開始狂K,但說真的,以現在的角度重新看這件事,覺得自己真的是學習方法錯誤,現在我覺得這本書最好的用法,應該是用來當工具書,是遇到問題找答案,從頭讀起說真的效率真的不高,這是我比較慚愧的部分,因為我也是K的快中間部分,加上專題需要翻書,才發現自己這項缺失的。這次BCB專題,老實說我對我自己的表現不怎麼滿意,雖然程式有寫出來也能跑,但我覺得我沒妥善運用到BCB真正的功能,真的很可惜,但想再附加一個新專題時已經來不及趕出來了。BCB在圖像的部分真的有別於傳統C語言,讓寫程式快也簡單很多。我想這是我上這堂課最大的遺憾,因為我只安排自己的專題,作了一個後來覺得很簡單的樂透程式,沒有把BCB的強大功能發揮,自己覺得真的很可惜。因為原本構想的時候,原本以為會和C語言相差很多,加上只看到書前面比較理論的部分,所以計畫的專案比較靜態了些,程式是有寫出來了,成果覺得還好,但我覺得也因為有專題的緣故,讓我真正去碰BCB而不是照書上依樣化葫蘆,破除自己對BCB的心防,或許這次的專題沒很成功,但我因為這機會多接觸到這套軟體,後來發現它功能後,真的覺得BCB真是一套一定要碰碰的軟體。

這是我最後執行的畫面,我覺得我自己把這項專題看得太嚴肅,一直在思考要怎麼有更好的邏輯來寫這程式,而忘了讓程式增加一點生命力,這是我比較大的缺點。但內部的程式從無到有,寫起來成就感還是蠻大的。

這次專題的程式比較核心的部分就是亂數的產生
while(count<8)
{
num=rand()%50+1;
if(y[num]==0)
{
y[num]++;
count++;
x[temp]=num;
temp++;
}
}

我用了兩個陣列來作這部分的處理,第一個陣列先累計每一個數字出現的次數,因為樂透的規則是同樣的數字不會出現第二遍,而第一個陣列的功能也正在於此。第二個陣列,就是用儲存產生出來,也就是開講的號碼,用陣列的緣故,是因為這樣在程式後半段比對對獎的時候比較好走訪
for(int z=0;z<7;z++)
{
switch(z%6)
{
case 0:Edit6->Text=x[z];break;
case 1:Edit1->Text=x[z];break;
case 2:Edit2->Text=x[z];break;
case 3:Edit3->Text=x[z];break;
case 4:Edit4->Text=x[z];break;
case 5:Edit5->Text=x[z];break;
}
}
這裡比C語言多用了這麼一段switch的語法輸出,有別於原本的C語言,在BCB中可以利用它幫我們寫好的物件Edit作一個也介面的輸出,不用再用原本單版的cout來輸出。最後再將自己輸入的號碼成為陣列的型態,跟開講的陣列作比對和一些運算,完成了著個程式。剛開始可能是因為對這程式真的不熟的緣故,Edit的操控就讓我摸索了快3天,因為功能很多,書上講的也有點分散,但漸漸發現BCB的功能幾乎都有一大概版本和原理,後來發現自己定的專案太簡單的時候,很難過的是來不及再重新設計一個新專案了。

1 則留言:

  1. 你的報告寫的很好, 這是我這兩天看的報告中, 寫得比較深入的一篇! 同學們寫的BCB專案, 都沒有想到要運用 BCB 的特色, 你最後也領悟出來了, 對你未來產生影響, 這樣的學習才算有效果!

    該怎麼學會寫程式, 我想你已經有點感覺, 系上已經有太多專門講授程式設計的課了, 如果每一門都是照著課本向下教, 大家可以去想想為什麼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還是學不會寫程式? 至少, 我自己學會寫程式的過程就不是那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