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個展覽的名稱感覺起來就很特別-數位藝術。運用現代的科技,做出與二十世紀以前截然不同的藝術品,人的創意果然是很厲害的一樣東西......
這次展覽的作品蠻多的,還有一些國際知名的作品呢!
漂流網 ver.-1,這個是日本人平川紀道作品。
這個作品想表達的是,現在全球網路就像位於島國的日本,往海邊放眼望去似乎無窮無盡。而現在的搜尋引擎也就跟這個是一樣的,網路上的資料也像是像沒有極限似的。
雖然他想表達的意涵好像是這樣,但是我真的看不太懂=.=
我只看到一個大螢幕,閃來閃去的,好像還蠻適合拿來當螢幕保護程式的說......
如果你靠近我一點,這是由義大利人桑妮亞‧希拉利(Sonia Cillari)做的。
這是一個互動式的作品,主要是探索身體、環境之間的變化,主要的核心是利用感應地板,人的身體就像是天線一樣,當其他人靠近時,就會產生電磁場的變化,再由電腦計算後投影在旁邊的牆壁上。
不過說真的,我還是很難體會旁邊投影出來的那堆線(網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只知道2個人靠近時,那電磁場會有變化,然後牆壁上的圖形會有一些改變這樣......
自動光飛行船,美國人傑德‧伯克(Jed Berk)的作品。
它想展現不同個體共存於同一個環境中,學習適應陌生的環境和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模式,還有彼此之間的互動。
感覺上每個介紹寫的都很深奧,但是我只看到像氣球一樣的東西浮在那邊而已Orz
我比較好奇的是他用什麼物理原理來控制他的移動,裡面裝的是什麼阿?
音樂圓柱,韓國人睦鎮耀(Jin-Yo Mok)的作品。
這個作品的靈感來源就是"音樂盒",想將以前演奏音樂盒的經驗,放到現在的作品當中。這不是一個壯麗而神秘的作品,而是一個簡單易玩的小玩具。
我覺得這是四個國際作品之中最好玩的一個,圓柱旋轉時,就像是音樂盒轉動的樣子。然後他會照著外面的LED燈來發出聲音。而且可以用手來碰那些 LED燈,決定要發出哪些聲音,感覺他就像是發明了一種新的樂器一樣!
當然除了這些國外作品之外,還有更多的本土作品啦~
動覺生物,黃致傑的作品。
動覺是一種奇妙的表現能力,他能微妙的在與人溝通上傳達這種細緻的表情。如同在植物上,微妙的動覺便表現給人一種柔軟、舒服的想 像力。
剛開始看到這個作品,感覺有點像是一盆花一樣。大概看了一下,不太知道它有什麼反應,不知道是不是壞掉了@@ 我覺得拿來當裝飾品擺著好像很適合XD
漩渦Maelstrom ,羅禾淋 He-Lin Luo 作品。
不停旋轉的監視器,360 度擷取著目標,每一角度都不放過,就如同當下身處資訊媒體爆炸的我們,也不斷被資訊無死角地介入著。
因為場經燈光效果的原因,讓我從遠處看起來有點像是一個會發光並且旋轉的水桶。手伸進去之後,投影在牆壁上的影像就會改變,看起來像是水紋一樣,又好像是因為旋轉而模糊,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來呈現的,真的很厲害。
塔羅斯,作者...好多喔,這好像是台灣大學研究所學生做出來的作品。
居然能把知名的遊戲改成新的玩法,蠻有創意的呢!可以直接用觸摸的方式來拉動那些圖案,這個設計上,感覺就很不簡單。可能同時2個人都搶到同一種圖案,這個作品想要表達的就是,彼此之間的溝通,我們需要的是朋友,不是敵人。
其他還有很多啦,都說光光就不好玩了唄~
看了這麼多的"數位藝術品"之後,真的覺得那些"數位藝術家"很有創意,雖然有一些內涵比較深的東西,我還沒辦法去體會,不過他們能把這些想法和現代的科技結合起來,做出這個時代獨有的特別藝術品,真的是很厲害呢!
不過真的要說有什麼啟發,我除了覺得那些做出作品的人很厲害之外,我也不知道我有什麼啟發耶~ 我覺得藝術感、靈感、創意等等這些東西,不是去看個兩三下就能擁有的。只能平常多接觸這些東西,看看別人的創意,來慢慢增加自己的實力吧。
還有好像有很多展覽品都已經有點問題了,可能是被玩壞了= =
想看的人要早點去比較好......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