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2008w8

近幾年來,各大公司的「開發部」都力求人才,原因何在?除了為了增進人類科技上的方便性以外,各重要的是為了謀取大把大把的鈔票。為了「預見未來」,需要源源不絕的新想法,新創意,才有可能做出理想中的科技。所以每天都要對自己做出新的檢討,1. 針對問題焦點:找出有切身感受的開放性主題,讓參加者可以深入思考且答案不設限。2. 遊戲規則:設法撇開批評,又不致讓批評者閉嘴,故可以把規則寫在或掛在會議室。3. 點子編號:刺激與會人員的效率,又不致迷失焦點。4. 築底與跳躍:因勢利導時,「築底」能讓創意動能源源不斷,討論冷淡時「跳躍」可另闢全新的話題以保持新的動能。5. 空間的記憶:把源源不絕的點子寫在全體人員都看得到的地方,讓團隊能夠看到進展,回顧值得的點子,以產生綜效。6. 伸展心靈肌肉:淨空心境,讓團體暫時拋開雜念,最好的方法是要求團體做好相關的議題事前的準備與蒐集工作。7. 具象化:最好的動腦應超越平面化,朝向立體化-先把相關東西,競爭產品,別出心裁的設計,現成材料打造的概念原型及親身體驗現有的行為與使用情形,以了解問題,模擬任何可能改善產品的機會。
經過親眼觀察,專家意見與客戶忠告,經常有很多不同觀念的差距,通常專家們都喜歡「挑戰未來」,總是對理想充滿遠景。然而一般的客戶喜歡「符合現況」,只有當下實際能有用途的東西,才有開發的價值。因此我認為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夠了解、觀察、關心與包容不同使用者的各種細微差異性。
最容易扼殺新點子的情況就是『不准有蠢點子』,事實上,很多未來的東西,往往在現在看來都稱之為「蠢」,看似夢幻的東西,往往很難被接受。這也是台灣教育的最大問題,大家總是只了解教科書字面上的意思,而沒有真正思考教科書傳達給我們的意義,按照教科書的順序學習是很簡單,但是否真正了解寫作者想要帶給我們的訊息,以致舉一反三,卻是困難重重。
一個偉大的創新,通常不單單只是一個人所發明的,最好的辦法是,很多有共同志向的人,一起開會討論,探討該如何完成目標,在會議中,大家應該要不吝嗇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遙不可及,都是一點一滴創意的新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