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
為何作者要說世界是平的呢??因為,五百年前哥倫布宣布:「地球是圓的」的啊,所以他也要來點驚人之語嘛!為了要證明「世界是平的」,作者展現了他一流的說故事絕活。他從班加洛(印度的矽谷)Infosys總部的全球視訊會議中心,談到美國的會計事務所、律師樓、航空訂位、甚至建築繪圖、醫院的電腦斷層掃描分析,都已經逐漸外包到美國國境之外(主要是印度)。他更整理了十五年來十個全球的大事(抺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機),來說明事情發展的動力。
佛利曼利用他紐約時報記者的頭銜,到全世界「騙吃騙喝」,確實蒐集到許多一手資料來證明他的「地理大發現」。當然,我們也不得不佩服他那歸納和洞察的能力、以及他那枝生花妙筆了!有人可能會批評佛利曼是「全球化」的擁護者。而幾次WTO部長會議的「反全球化」運動,不是指出「全球化」是個「圖利富國、壓榨窮國」的騙局嗎?我卻認為:佛里曼應該是一個全球化的「務實主義者」,他相信全球化已無法阻擋,擋了也不會有好處。他認為放火燒麥當勞、用雞蛋丟警察,企圖破壞世界抹平的過程,一點也幫不了窮國的窮人。他認為不如努力改善印度、中國等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和教育,讓窮國參與這個抹平的世界。他認為窮人並不恨有錢人,他們恨的是沒有致富的管道。
當許跨國企業將電話客服中心及會計中心設在離企業總部時十萬八千里遠的地區時,推土機已經開始進行抹平世界的工作了。這正是許多人害怕去又不能不去面對的事實:"世界是平的"。在當今的社會中,很有可能你下次拍的 X 光片是由印度邦加羅爾的 Bhavva 幫你判讀,或者是就像 Thomas Friedman 的第一手經驗一樣,「穿著睡袍的祖母貝蒂」在她鹽湖城的家中替你預定 Jet Blue 的機票。
在「全球化 3.0 」的世界中, Friedman 認為,身在遙遠國度的人將會成為市場上的重要關鍵。Friedman 在他最新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中,他描述了一個預料之外的科技與社會變動,夷平了整個經濟世界的崎嶇,「意外的讓邦加羅爾、北京和美國的貝西達成為隔壁的鄰居。」今日,「各種膚色的個人和團隊將都可以隨插隨用各種資源。」Friendman 所描述的 夷平機制包括了: 柏林圍牆的倒下,包括了Netscape 的興起和網路熱潮,以及其所引起數以百兆計的光纖纜線的投資,讓全球跨國合作得以發生的共通網路平台和開放原始碼軟體,外包、海外生產、供應鍊規劃、內包(或稱委內,承接公司內部業務)的興起。
Friedman 認為這些夷平機制在 2000 年時統合在一起運作,「架構了一個平坦的世界:不受時間、距離、地理和越來越超越語言的限制,透過網路的平台來進行各種知識和工作的分享。」正在這平台出現的時候,三個巨大的經濟體跟著踏入世界舞台,印度、中國和前蘇聯。「三十億人口原先只能袖手旁觀,現在正式踏上了舞台。」最後一次命運的匯聚決定了美國在這個全球化的最終章中扮演的角色, Friedman 將其描述為「政治的完美風暴」:網路泡沫化、 911 恐怖攻擊和安隆假帳事件,正當我們必須面對全球化的事實和在新世界中競爭時,「讓我們整個國家都分心他顧,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別的地方。」
這本書點出了全球化趨勢下的威脅與機會.全球化的趨勢下,你的競爭者不再是只有自己國內的人,而是全球的人,新增的30億人口(中國,印度,東歐),對你是新的威脅,卻也是新的資源.印度的優質腦力,中國的廣大人力及市場搭配以良好的硬體建設及供應鍊,東歐捷克,波蘭的接近西歐市場及優質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些資源都是低價資源. 而透過寬頻和internet的便利,這些資源不再是只有像鴻海,仁寶這樣的大公司才能使用,連小公司也可以使用.因為,溝通變容易了.工作團隊的工作時間,地點也不再限於一地,8-10小時,而是多地,24小時輪流工作.這是必然的趨勢了,抗拒是沒用的,最好是擁抱它.想想對你而言,機會在哪裡.這個趨勢下,個人工作室也可以和大企業搶生意。同樣的,大企業也可以比小公司更靈活,更細膩.只要你有膽識,有創意,機會就是你的. 就如同書中所說的,低價值的工作可以外包,但你必須把自己移往高價值的創意工作,而這部份的工作機會多的不得了. 這是全球化後,一場新的腦力決賽,也是知識經濟必然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